当前位置: 首页>政民互动>政协提案

马边彝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关于政协第九届三次会议对“规范彝区婚丧嫁娶行为助推脱贫攻坚”发言办理答复

信息来源: 马边县 发布时间:2018-05-31 09:51
【字体:  】
分享到:

冷子文批委员:

您提出的关于“规范彝区婚丧嫁娶行为助推脱贫攻坚”的发言,转我单位办理,按照代表建议办理有关规定,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:

自2010年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工作和彝家新寨建设工作启动以来,我们按照“住上好房子、过上好生活、养成好习惯、形成好风气、建好党支部”的“五好”要求,主要围绕如何“养成好习惯、形成好风气”抓好移风易俗工作。

一、坚持点面结合,实现全面覆盖。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和新农村建设,已先期在25个新村、新寨聚居点制立《村规民约》,把“摒弃包办婚姻”“抵制聘金礼金过高”等婚俗新观念作为《村规民约》的重要内容,狠抓试点先行、示范带动,目前20个乡镇123个村(社区)《村规民约》《居民公约》全部制立上墙。

二、坚持正反结合,树立典型示范。积极搭建评优评先平台,广泛发动群众推选移风易俗典型,组织“五星家庭户”“五好公民”等优秀代表巡回报告,树立“文明新风”模范典型,引导彝区群众依规践诺、崇俭尚德,形成人人弘扬传统美德、家家树立新风正气的浓厚氛围。

三、坚持内外结合,劝导感恩奋进。紧扣脱贫攻坚工作,按照省委“四好”要求,投入资金11万余元,制作“励志尔比双语宣传标语”1200幅和《彝族励志尔比300条》双语手册1200册、固定彝文标语10幅,彝汉双语版民族团结进步和移风易俗宣传挂历1000幅,在全县118个彝家新寨集中点、支部活动室、场镇周边、彝区公路沿线和彝族建档立卡户中开展宣传,进一步激发彝族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,劝导群众感恩奋进,励志脱贫。同时继续用配送发放硬件设施和教育引导相结合,倒逼农户养成文明、卫生、礼貌的习惯好风气的方法,做好2018年彝家新寨配套室内设施“六件套”的招投标事宜。

四、坚持奖惩结合,建立长效机制。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,作为评先评优重要依据,对长期存在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、部门实施舆论监督和约谈问责,不断激发干部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。同时,进一步推进红白喜事规范化,修订完善《村规民约》婚俗新规定。

五、以公职人员为重点,制定出台“九不准”。为充分发挥公职人员移风易俗带头作用,推动全县健康文明新风尚的形成,我县于2018年2月制定出台了《马边彝族自治县公职人员行为“九不准”规定》(附后),明确规定公职人员“不准在本人及其子女婚嫁中收取和支付高价聘金礼金”,以硬性规定的形式坚决控制住公职人员这个“关键少数”,从当前执行情况看,成效明显。

六、草拟指导性意见,规范行为习惯。为切实解决彝区婚嫁聘金礼金过高的问题,促进我县健康文明生活新风尚的形成,助推脱贫攻坚,我县正在研究制定《规范彝区婚丧嫁娶行为习惯,助推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》,拟组建乡、村两级“红白理事会”,对红白事宜进行管控。同时由县彝学学会和“德古”协会发出《关于规范彝族民间婚丧事宜操办标准公约》,对婚嫁聘金礼金高的问题进行规范。

虽然我县前期在规范婚丧嫁娶行为习惯,助推脱贫攻坚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,但由于陋习存在已久,根深蒂固,移风易俗不可能一蹴而就,需要有个过程。在接下来的工作中,我们将尽快制定出台《规范彝区婚丧嫁娶行为习惯,助推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》,将相关内容纳入《村规民约》进行管理,有效破除彝区婚嫁聘金礼金“双高”的现象,引导群众从俭办理婚事,不断推进移风易俗,巩固脱贫攻坚成效。

感谢您对彝区移风易俗相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!

联系人:吉克布格    联系电话:4511161

马边彝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

2018年5月31日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相关文件